综述:上世纪50年代卫国勇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产物——火线乐器

朝中社平壤6月26日电 祖国解放战争(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时期,人民军勇士们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高地和战壕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还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乐器,进行了充满战斗性的文艺活动。

火线乐器是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上世纪50年代卫国勇士们创造出的乐器,是只能在英雄朝鲜诞生并世界乐坛和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乐器。

当时,按照最高司令部的战略意图,朝鲜人民军全面转移到积极的阵地防御战,火线乐器的发明恰逢其时。

镇守前线东部檀木岭的人民军勇士们锯取遭敌人狂轰滥炸且尚未烧尽的树木下半截,并经过一系列加工,终于制作出了一种简单的乐器——笛子。动人的笛声,让他们怀念自己家乡的秀丽河山,培养爱国情怀,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接到战士们拿着朴实而不华丽但用自己双手制作出的乐器,高声唱出胜利之歌的消息,很珍视他们的乐观精神,指示各部队尽快安排火线乐器普及工作,使胜利之歌在每座高地上高高唱响,使高地上充满革命的浪漫精神。

就这样,祖国解放战争第四阶段(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时期,整个前线每个高地全面投入了火线乐器制作工作。

因为敌人的狂轰滥炸,没有一棵完整的树木,也没有一个可用于制作乐器的像样的东西,但人民军勇士们拿敌军伞绳和通讯线用作弦乐器的弦;利用弹壳制作出“弹壳琴”;调节了“瓶琴”的音程。

1211高地比其他任何高地更激烈地蒙受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你死我活的战斗经久不息,但这儿问世的火线乐器最多。高地的勇士们制作出他们爱憎的凝聚体——火线乐器,以永生不灭的革命颂歌《金日成将军之歌》的旋律开始了他们的演奏。

如今在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展出的这些火线乐器,依然奏响出战胜的大交响乐,给参观者的心灵深处灌输着革命乐观主义之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革命真理。(完)

www.kcna.kp (2023.06.26.)